民粹——東亞文化的墳墓
如果你想毀掉一個東亞國家的文化,只需在那個國家挑起民粹情緒即可。這一招屢試不爽、百試百靈,可說是東亞文化的一大殺器了。對於熱愛古典文化的東亞人來說,我們終將如浮草飄蓬般遊離於任何主流社會之外,失去心靈的寄託和歸宿,隱入虛無縹緲的塵煙之中。民粹主義早已盛行,並已經或正在摧毀整個東亞地區的傳統文化。 民粹是如何毀掉文化的?首先,它需要把社會撕裂成兩半,並賦予「無知者無畏」的一方充滿力量的錯覺,這樣虛假的「力量感」可以美其名曰「民族自尊心」或「文化自信」等,被冠以冠冕堂皇的詞彙,通過這樣的「虛偽自信」,就可使這一群「無知者」對另一群「有知者」發動無腦且狂熱的攻擊,最終以壓倒性的優勢贏得這場戰爭。如此,「有知者」就會被一批一批地屠殺殆盡,他們的理性在人群的狂熱面前變得一文不值,正如法國群體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所寫之書《烏合之眾》中所述:「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由此,文盲佔據了主導而智者變成了嘲諷甚至批鬥的對象,文化的載體被擊得粉碎,這完美地契合了《1984》中的一句話:「無知即力量!」 這一策略是十分成功的,我們已經看到了它在朝鮮半島和越南取得的「成功範例」。曾幾何時,轟轟烈烈的「漢字廢止運動」席捲東亞,南北韓與越南相繼廢止了漢字的使用。於是,一片土地上的人民為了與另一片土地上的人民一刀兩斷,也在有意無意之間與自己土地上曾經生活過的祖先進行著殘忍的切割,他們不考慮前因與後果,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的荒漠。我不知道當一個人面對自己國家那浩如煙海的古籍或高懸於大街小巷的牌匾卻無法看懂其分毫的時候,內心會作何感想,但如果是我,我會在絕望的深谷中流淚。 那麼,在漢字的母國——中國,情況又是否會好些呢?並沒有。說到發生在中國的「毀滅文化」的民粹,就不得不提到六十年前的那場浩劫——文化大革命。所謂「文化大革命」,全稱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將「階級」類比於「民族」發動的一場轟轟烈烈但性質極其隱蔽的狂熱的民粹主義運動。這場運動的主要手法就是將「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巧妙地通過春秋筆法類比於兩個不同的民族,從而通過製造二者對立達到消除所謂「資產階級」文化的目的。這場運動毀滅了什麼?首先,「孝悌」、「尊師重教」、「溫良恭儉讓」、「禮義廉恥」等價值觀蕩然無存。孩子舉報父母,學生汙辱老師……彷彿只要手握某種「正...